聊城海源阁的前世今生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0-08-18 09:43:44  来源:文旅聊城
核心提示:海源阁是清代四大藏书楼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由聊城进士杨以增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历经四代人悉心相守,总计藏书4000余种,22万余卷,其中宋元珍本逾万卷,可谓是凝聚了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海源阁

  年代: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始建

  创建人:杨以增

  荣誉:清代四大藏书楼之一和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

  地址:山东省聊城市光岳楼南万寿观街路北杨氏宅院内


海源阁正门


  海源阁的缘起,杨以增“书砖字瓦建书楼”


  海源阁是清代四大藏书楼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由聊城进士杨以增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历经四代人悉心相守,总计藏书4000余种,22万余卷,其中宋元珍本逾万卷,可谓是凝聚了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那么,这样的一座了不起的藏书楼是怎样建成的呢?这还要从它的创建者杨以增说起!


海源阁杨以增雕塑


  人物卷宗——杨以增

  家世:书香世家

  字号:字益之,号至堂,别号东樵

  籍贯:聊城市东昌府区

  朝代:清朝(1787~1855)

  学历:进士

  职务:清代藏书家,清政府公务员,官至从一品正二品

  成就:建造海源阁


  杨以增1787年出身在聊城东昌府的一个诗书世家,自幼聪慧好学。17岁入县学,32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1838年,51岁的杨以增因守父丧,闲居在家。这段闲暇的时间把他的思绪从繁重的工作中抽离出来!他回忆起父亲,回忆起年少的时光!


  他回忆起自己早在读书时即秉承父业热爱读书,立志藏书。从38岁起便开始收藏宋、元珍本秘籍。步入仕途后,多次常年的在外地任职,广交文士,所以接触和收集到了许多的珍本古籍……


  有了多年收藏的基础,这时的他忽然意识到建造一座藏书楼的时机到了。1840年,53岁的杨以增得到了文学家梅曾亮、包世臣协助,开始筹建藏书楼。


  年过半百,已知天命的杨以增取“涉海而能得所归者”之意,给书楼取名“海源阁”,并且亲笔手书海源阁的匾额,至今依然可见!


海源阁藏书楼


  海源阁里有什么,藏书楼寻宝记


  《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对海源阁藏书楼怀有极大的兴趣与崇敬,曾专程来到东昌府(聊城古称)。然而那时的海源阁并不向外界开放,只有几位与杨家交往甚密的人才能进入藏书楼,所以,刘鹗对于此次到访未能如愿深表遗憾。


  1972年,毛主席赠给日本大臣田中角荣的国礼,便是海源阁藏书《楚辞集注》的影印本。那么,海源阁这些珍贵的藏书,杨以增及其后人又是怎样得来的呢?


  清政府统治腐败,社会动荡,官僚豪门历代收藏的典籍,常有散乱失落于民间者。杨以增利用居外为官之便,辗转于吴越间,将当地数百年保存的重要文献几乎尽数收集起来,以船沿运河运至聊城。


  尤其是太平天国起义,他乘机购得著名藏书家黄丕烈大部藏书,先后所收书达10余万卷。海源阁稳固的基础也就此奠定!其中,最为珍贵的“四经四史之斋”内更是藏有宋版《诗经》、《史记》等经史珍品而闻名!


古代书籍


  后来,他又得鲍氏“知不足斋”、方氏“碧琳琅馆”藏书以及海宁陈仲鱼、阳湖孙渊如等海内名家部分藏书。从此,杨以增改变了我国藏书以江南为中心的格局,海源阁成为中国藏书史上与江南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搂”并峙的藏书楼,时称“南瞿北杨”。


  海源阁的百年沧桑,从英雄迟暮到柳暗花明


  海源阁藏书楼是杨氏四代人潜心搜集的结果。其子杨绍和,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又得清室弘晓“乐善堂”藏书。其孙杨保彝,曾任山东省通志局会纂,又使藏书有所增加。至清末,海源阁藏书达3236种,20余万卷。与陆心源“皕宋楼”、瞿绍基“铁琴铜剑楼”、丁国典“八千卷楼”,并称为近代四大藏书楼。


聊城海源阁藏书楼


  不料,1930年起,军阀混战,日军入侵,使得大部分珍贵的藏书散失在战火中。流散于民间的也不少。只有一小部分辗转收入北京图书馆和山东省图书馆。这座历史上曾今盛极一时的私家藏书楼在战火中只留下了几处残垣断壁!


  改革开放后,社会环境也日益国富民强起来,文化的记忆重新勾起了人们对海源阁藏书楼的思索!1986年,聊城市人民政府在杨氏宅院故址重建海源阁。


  如今的海源阁已经开始对游人开放,还成立了海源阁图书馆,市民可以凭身份证办理借阅证,即可结阅馆内的大量图书!另外海源阁尼山书院的成立,举办了多场国学文化大讲堂,让国学和文化对于寻常百姓变的不再遥远。伴随着科技发展的脚步,海源阁网上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也已经建设完成,最大程度的方便了广大读者。


海源阁图书馆


  今天的海源阁已经从英雄迟暮的萧条中浴火重生,他既是闻名遐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触手可及的图书馆!他是庄严肃穆的,也和蔼可亲的!如今的海源阁注定要肩负不一样的历史使命:他让读书不再是一家之长,让书墨的芬芳飘进千家万户,让文化的脉络抹去了时间的年轮,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本文标题: 聊城海源阁的前世今生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9394.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