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的消暑设计体现在哪些方面?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0-06-23 14:21:50  来源:神匠古建
核心提示:又到了炎炎夏日,空调的使用率直线攀升,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空调。那么,没有空调的古人,究竟如何度过夏天?

  又到了炎炎夏日,空调的使用率直线攀升,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空调。那么,没有空调的古人,究竟如何度过夏天?


  1、瓦片


  青瓦白墙,是大多数人心目中对古建筑的第一印象。而这层层叠起的小小瓦片中,就藏着古人避暑的秘密。


  首先,瓦片间的缝隙可用于通风,自然风从瓦缝中进入屋里,屋内的热气也会从缝隙中窜走。


  其次,建筑材料的选择也是暗藏玄机。利用青灰、麻刀泥等材料制成泥背,铺设在木板基层上,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可以将屋外的大量热量吸收,避免热量直接进入室内。


  除此之外,一些大殿还会采用重檐式屋顶。这种屋顶极大地提高了空间高度,使热空气得以上升远离室内地面,并能从重檐之间的空隙中散出去。有风时,积聚在屋顶的热气就会被风带走;无风时,也会通过缝隙慢慢散掉。良好的透风性能,在促进室内空气循环的同时,也达到了降温的目的。



  2、阁楼


  重檐式屋顶虽然益处多多,但多用于官方建筑,民间建筑则不能使用。为了提高房内的空间高度,机智的百姓们设计了阁楼的形式,前后开窗,形成流动空气,不仅可以降低室温,还可以驱除空气中的湿气。


  3、天井


  天井的致凉原理与阁楼类似,不仅可以直接将热空气排出,同时还起到排雨和遮阳的作用。这是由于天井由高大的马头墙隔成,能够完全遮挡阳光。从早到晚,阳光几乎透不进来,是古人夏季纳凉的好去处。


  4、夏房


  古人避暑时,也是通过房屋改造来进行降温,相当于今天的“空调房”,古时被称为“夏房”。在唐朝,皇宫中有专门避暑的宫殿,叫含凉殿。史书记载,室内和殿宇四周安装着水力转动的风扇,水管直通屋檐,转动的风扇将檐上流下的水滴激成大片的水雾。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含凉殿店内也凉爽至极。



  5、窟室


  就是古代的地下室,可供藏酒纳凉娱乐之用。“窟”,古称“孔穴”,字面意思就是洞穴。热的空气密度小,向上漂,冷空气密度大,就被挤下来。而且地下室在地下,不会受到太阳的照射。因此,这种窟室,不用制冷,不需冰块,就能达到降温作用。


  6、土空调


  在古代,有条件的人可以在厅内或是需要的房间挖一深井,上面用盖子盖妥,盖子上凿孔,夏天便有冷气从下面出来。由于水是恒温的,夏季,水温低于室温,掀开便可送凉风;冬季水温高于室温,出的风及成了暖风。不得不赞叹,古人的设计真的是精妙绝伦。


  7、长廊


  古代园林或庭院内常常可以看到长廊,连接庭院或各建筑,其初衷是作为遮阳避雨的通道,为居住者提供便利。但这种连廊一般不会做成笔直的,而是九曲十八弯的回廊,这种曲径通幽不仅是为了好看,更是由于回廊里可以生成穿堂风,在夏季可通风降温。



  8、冷巷


  也称青云巷,在岭南长期湿热的气候下,通风致凉比直接遮阳、隔热更为重要,而冷巷,正是加强自然通风的核心构件,是两墙之间狭窄的露天通道。


  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建筑的巧妙设计,为古人们的凉爽一夏,可谓是贡献颇多,这些高颜值又实用的建筑,充分体现着古代人民的智慧,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古建筑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外形,还在于其所保留下来的古迹以及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本文标题: 中国古建筑的消暑设计体现在哪些方面?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9171.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