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北方古建筑营造工艺有哪些不同之处?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0-03-20 11:12:39  来源:哲匠之家
核心提示:北方官式做法是依照清代《工部营造则例》的规定,由各业手工匠人传承下来的一套法则,在南方地区,很多地方做法并不按照官式做法的规定进行,这种地方性知识同样是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很多地区也保持着鲜活的生命,今天为大家细数南北方营造技术在哪些方面存在着不同。

  北方官式做法是依照清代《工部营造则例》的规定,由各业手工匠人传承下来的一套法则,在南方地区,很多地方做法并不按照官式做法的规定进行,这种地方性知识同样是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很多地区也保持着鲜活的生命,今天为大家细数南北方营造技术在哪些方面存在着不同。


  榫卯构造不同


  由于梁架结构的差异,地方做法大木构件的组合与官式建筑大木的组合是有区别的,北方多受抬梁式构架的影响,而南方则穿斗较多,北方的榫卯连接很少完全穿透构件,榫长较短;南方有专门穿透构件的榫卯类型,如半榫、透榫等。


  北方木构件粗大,榫卯粗短;而南方构件纤细,榫卯细长,尤其是在民居和穿斗式建筑中,山面柱子和榀架的交点都做成相交的透榫。


古建筑营造


  榫卯位置


  南北方榫卯做法也有差异,北方早期阑额(额枋)直榫入柱,而南方早期阑额与柱多用镊口鼓卯或燕尾榫相接等,以镊口鼓卯、带袖肩燕尾榫、直榫、柱头方形馒头榫为代表。


  榫卯的安装或汇榫是指木构架的梁、枋子、桁条与柱子的汇合接点工作,也关系到建筑的开间、进深构架的结合质量。结合的好坏与承重大小和受力抗震有直接关系。在穿斗式建筑中,由于梁架和檩桁的交点很多,汇榫更是重中之重。


  营造模数的不同


  官式建筑有固定的模数,依照斗口或柱径的大小可以推算出建筑尺度大小和用材多少。但南方多地以穿斗式构架为主,所以常以“大通梁”(大部分情况可视为五架梁)定构件尺寸。传统上:中脊=柱子=大通梁=承水梁(挑檐檩、桁),或者是:一中二寮,即中脊大于寮圆(挑檐檩)。


  大通梁是横向构架中跨度最大的构件,它的榫卯尺寸据其跨度得来,而立柱的柱径也要考虑卯洞的尺寸,即柱径也是受大通梁的尺寸制约的。如大通梁高40厘米,其榫卯厚1/3,约9-12厘米,柱身榫卯最多是柱径的1/3,那么立柱为了承受通梁的榫头,柱尾直径至少30厘米。


  由于不同的设计思路,南方地方做法从图纸系统到施工流程间的步骤也是不同的。南方传统建筑的图纸只有平面图、剖面图和篙尺三种,在安装立架斗拱前也无需在地面上打大样。


古建筑营造


  算水是官式做法中对屋顶举架的运算,篙尺即北方地区的“丈杆”。但篙尺的长度略长于中柱,如明间中脊高7.36米,则篙尺总长约7.7米,上留1寸,下留3寸,画好后悬挂于现场,辅以工具尺“十三尺篙”丈量檩桁、柱子等构件的长度和“六尺篙”丈量楣、梁等构件的长度。


  在施工过程中,在篙尺上的尺寸通过与记数图搭配弹线到木料上,但由于木料常有柱头不圆、加工尺寸不完全吻合等情况,所以在记数图在有“丈量卯口”的工序,但操作方法较官式做法简便。


  北方的讨退有两步,一是“讨”,即在抽板上记录已经制作好的柱子柱口的尺寸数据,而将这些数据反映到对应的枋子头上,就是“退”。


  讨退需要抽板、执板、丈杆以及各种画图工具,每做一根枋子就要一块抽板,但却是以1:1的比例记录,更为严格而精确,相应的,一些地方做法则是以数字标在记数图上,所以直接拿两把曲尺测量即可。


  总体上,和北方建筑严谨闭合的空间相比,南方建筑形成了通透舒朗的特点,在布局上不求对称,各个构件也为了保证室内的通风和排水而舒朗伸展。


  梁架装修的不同


  南方喜欢在梁枋上雕刻,即雕梁;北方喜欢在梁枋上绘画,即画栋。两种装修方式最初都是为了实用,为了适应木结构上防腐防蠹的实际需要,普遍地用矿物原料的丹朱,以及黑漆桐油等涂料敷饰在木结构上;后来逐渐和美术上的要求统一起来,变得复杂丰富,成为中国建筑艺术特有的一种方法。


  南方的雕梁,为了增加梁枋的装饰效果,这种雕刻不仅限于梁枋之两头,逐渐向中心发展。在讲究的祠堂、住宅里又在底部加以雕饰,加之南方天气炎热,殿堂基本上都做“彻上明造”而不做天棚,这样一来月梁的形象暴露于外,当人们进入殿堂时,全部梁架结构和木雕装饰一目了然。


古建筑营造


  在艺术手法上,木雕以层次高、远、平面分散来处理透视关系并以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或鸟瞰式透视为构图特点,大多以镂雕和浮雕结合,深浮雕与浅浮雕相穿连,比西洋浮雕更为丰富,既能充分展示画面内容,又有“画中有画”的意境。


  在雕刻内容是,木雕的题材广泛,有人物、山水、花卉、禽兽、虫鱼,以及各种吉祥图案等。与砖雕和石雕相比,木雕显得更精致,房子内每一个角落都能让人叹为观止。


  南方的能工巧匠脱离了官式建筑的刻板要求,将大木构架中的劄牵、撑拱、斗栱等与雕刻充分结合,劄牵发展成为与卷草纹等纹样结合的圆雕构件,撑拱发展成晚期结合人物故事、花草、动物等具象雕刻的圆雕、高浮雕牛腿,斗栱的结构作用减弱、装饰形加强,尤其是栱件向雕刻镂空花板发展。


  各地地方做法在今天很多地区仍保持着鲜活的生命,表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灵活性,学习和研究各地建筑地方做法,请关注哲匠之家。


 

本文标题: 中国南北方古建筑营造工艺有哪些不同之处?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8837.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