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岩瓦牛氏老宅——纳西族民居建筑的典范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0-03-11 15:27:04  来源:云南考古  作者:周怡
核心提示:岩瓦牛氏老宅位于迪庆州维西县白济讯乡施底村岩瓦社内。始建年代不详,为清代纳西族民居建筑。

  岩瓦牛氏老宅位于迪庆州维西县白济讯乡施底村岩瓦社内。始建年代不详,为清代纳西族民居建筑。


老宅全貌及环境


  据史籍记载,纳西族地区处于古代西南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是商品集散地及贸易中心之一,与其它民族文化交流频繁。自元朝丽江纳入中央王朝统一的行政系统开始,纳西族地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更紧密地与内地联系起来,尤其是明代初期始,全面接受汉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文化的交流、生活的变化,纳西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丽江古城及其坐落坝区的民居建筑,根据本民族的特点,吸收、融会了其他地区及民族长处,逐步发展起穿斗式结构的民居,并辐射到交通较通畅、经济较发达的广大纳西族地区。这种穿斗式民居,在平面布局、构架及外部造型上反映了唐、宋中原建筑的某些特点;某些平面形式还与近邻的白族民居有若干相似之处。长期以来,在平面布局、建筑艺术上,它结合本民族生活民习惯、民俗民情、地理环境、气候特点,逐步发展,日臻完善,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称为纳西民居。


大门


  据牛氏老宅现房主牛驯介绍,宅院为约200多年前一商人所建。在房屋建成二十多年后,房主从丽江娶了牛氏姑娘做妾,房屋主人去逝后,牛氏小妾继承该房屋产权。20世纪初,两位美国人传教士到该村传教,租住了倒座、厢房,倒座一楼主要用于传教、学堂等,二楼作生活起居使用。中日战争爆发之后,两位传教士携相关人员离开中国。大约1950年,该四合院归村集体所有,主要用于处理公务,开集体会议,在这期间,村民们在天井中生火取暖,而后用水灭之,长期以往,天井中的石板开裂损坏严重。60年代初,该四合院被分配给当地几户贫苦农民使用。70年代至80年代晚期,现房主牛驯陆续购买该四合院的部分房间,至90年代初,该四合院的产权归牛驯所有。“文革”期间,倒座受到严重破坏,当地农民用来作牛厩,屋顶无人修缮,致使梁檐糟朽,导致局部倒塌。1963年,补配了西厢房前檐间木装修。1994年,对天井进行修整,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平整,浇灌混凝土。1994年至2000年期间,牛驯陆续对正房、耳房、厢房、倒座室内、外地面进行改造,在原基础上进行平整,浇灌混凝土。2004年,东厢房前檐屋面坍塌,被改造为混凝土平屋顶。2002年被公布为维西县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


正房


  宅院平面布局为四合五天井,占地面积620.8平方米,建筑面积880.72平方米。保留较为完好的建筑有正房、正房东耳房、东厢房、西厢房、倒座,大门、后花园、主天井。正房后设有花园,空间丰富,其精湛的木雕工艺和民间装饰艺术凸显维西民居建筑的典型特征。


西厢房


  牛氏老宅是维西县乃至迪庆州建筑年代较早,保存较为完好的传统民居建筑。四合五天井布局,依山就势,台阶式建造。老宅小木作装修做工精细,墙面水墨画用色淡雅、写意深刻、线条流畅、柔美。木雕精美、勾头图案独特、工程做法严谨传统,庄重大方,整体风格素净古朴,是清代建筑实物遗存的典范。在选址、坐向、规划和建筑设计上都非常有考究,集明清建筑技术、艺术、民族特色于一体,是研究当地建筑与乡土文化最好的实物例证。牛氏老宅除讲究传统韵律美之外,以简洁、明朗、大方的格调,增添了时代感,极具地方特色,是不可多得的传统民居建筑。对研究当地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有非常高的历史、艺术和旅游开发价值。


东厢房


  在经历了多年的风雨后,岩瓦村牛氏老宅有不同程度的病害,影响结构安全性及稳定性。同时为配合澜沧江托巴水电站的建设,决定对老宅进行复原重建保护,新址定于白济汛乡移民安置点内。受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委托,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担了岩瓦村牛氏老宅迁移保护工程的迁移保护方案和初步设计工作,分为测绘、残损勘察、结构分析、方案设计四个部分:


西耳房


  首先进行现场测量,记录老宅现存现状全面细致的空间尺度及图纸数据,基于现场的测量分析,理清了岩瓦村牛氏老宅布局、各单体建筑的特点及构造做法。


  其次进行详细勘察,分析其病害主要类型及分布情况如下:一是屋面瓦件酥碱、破裂较为严重,导致瓦顶渗漏,木基层糟朽;二是柱、梁、枋开裂变形及糟朽现象;三是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被人为改造较为严重,原状建筑风貌残存不全;四是墙体残破,局部开裂;五是室内地面存在不当维修和后期使用过程中人为改造情况,改变了室内地面原状。


雀替


  然后在现场勘察测绘的基础上,对老宅进行了结构稳定性的分析,明确了老宅的结构稳定性较好,无需对结构做大的处理,只需对现存建筑的主要结构进行拆卸搬迁。


水墨壁画


  最后基于上述勘察结论,制定了岩瓦村牛氏老宅迁移保护方案和初步设计。方案旨在对岩瓦牛氏老宅文物古迹和实物遗存整体在原址拆分后,迁运至新址按原规模、原型制、原结构、原材料、原风貌恢复。方案包括拆卸、搬迁运输、保存、复原重建和迁建的施工技术要点等部分,将按照保存原来的建筑形制、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以及保存原建筑的工艺技术等原则对其进行迁移保护。该方案已于2017年获云南省文物局评审通过。

 

本文标题: 维西岩瓦牛氏老宅——纳西族民居建筑的典范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8803.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3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