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文献研究的方法与作用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0-03-10 11:33:56  来源:《中国文物报》
核心提示:研究古建筑,寻找其发展规律,掌握其发展脉络,吸取其经验教训,不仅能服务于今天的古建筑保护事业,更能为当代建筑的发展提供支持。

  研究古建筑,寻找其发展规律,掌握其发展脉络,吸取其经验教训,不仅能服务于今天的古建筑保护事业,更能为当代建筑的发展提供支持。中国古建筑研究,自梁思成等老一辈学者成立营造学社开始,就讲究法式与文献的对照。时至今日,作为“法式”的部分因为古建筑维修的需要得以长远发展,而文献部分则进步有限.


  今人研究古代建筑,其基础资料大体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现存的古建筑,此为实物资料;二是各种文物遗存,盖指出土的文物、明器等,此为考古文物资料;三是流传至今的各种典籍、画作等,此为文献资料。根据载体和记录手段的不同,可以将古建筑文献分为三大类,即典籍、画作与汉字,下面将分别就其进行论述。


中国古建筑


  一、典籍类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且其文明传承数千年来不曾中断,历史上留存下来的典籍浩如烟海。但由于长期以来建筑学是作为匠人的技艺传承的,并未形成系统的学科理论,所以历史上直接的建筑理论书籍并不多。但是间接对古建筑研究有用的典籍却数不胜数。


  (一)直接古建筑典籍


  此类典籍以《营造法式》《清工部工程做法》《园冶》为代表,其特点是直接对某一历史时期的建筑理论进行系统的说明和阐述。如《营造法式》于宋元符三年(1100)由将作监少监李诫组织编写而成,崇宁二年(1103)由官方颁布实行。全书分为释名、各作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五部分,详细规定了当时各种建筑施工设计、用料、结构、比例等方面的要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讲述建筑理论的书籍,对于宋代官式建筑的研究具有无可估量的作用。《园冶》由明代计成所作,全书共三卷,分别从兴造论、园说、相地、立基、屋宇、门窗、墙垣、铺地等十二个方面对中国古代的园林设计、施工理论进行了系统论述。此类典籍存世极少,但对于古建筑研究的意义却非常重大,著名学者梁思成就称《营造法式》、《清工部工程做法》为“中国建筑的两部文法课本”。


  (二)间接古建筑典籍


  此类典籍的特点是对某一古建筑或某一地区古建筑的历史、特点、形式、布局等情况进行了直接的描述。主要包括一些文学类和史志类的典籍,如《两都赋》《二京赋》《嵩岳寺碑》等。《两都赋》由东汉班固所作,他在文中对汉长安城选址、布局及宫殿外观等情形进行了描述。而唐李邕所作的《嵩岳寺碑》则详细讲述了嵩岳寺的兴衰演变,对其历史沿革、建筑年代、建筑环境等作了详细介绍。此外史志,尤其是地方史志对一城或一地的建筑历史、建筑发展、城市布局等情况多有描述记载。这些都为我们研究当地建筑提供了支持。


  但由于此类典籍的作者并非古建筑方面的专家,而且其记载目的也不是为了记录古建筑,所以此类典籍所传递出来的信息需要我们去文中仔细寻找、细细揣摩,不像第一类典籍中的那么直观具体,所以将之定义为间接古建筑典籍。


中国古建筑


  (三)次间接古建筑典籍


  此类典籍并非为记载建筑理论或专门描述建筑而作,但其中有间接的建筑描述,也许仅仅是某一章节或一两句话,但可为古建筑研究提供某一方面的支持。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就有许多这样的段落。比如第三回写林黛玉进荣国府“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红楼梦虽是小说,但作者受其所处时代的限制,对建筑的描写是能够真实反映清代建筑情况的。


  此类典籍作为古建筑研究资料的优点在于存世量大,而且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其弊端在于整理起来非常繁琐,使用不便,且有些记载受文学修辞影响,能否可信需仔细甄辨。


  二、画作类


  中国历史上留存下来的画作较多,根据画作的表现主体,可将之分为两种:一是直接建筑画作,画作的创作主体就是建筑,以表现建筑美为创作目的,此类画作存世极少。第二类是间接画作,指以其他内容为表现主体,但画作中出现了建筑,并对建筑有较为细致描画的,如五代卫贤的《高士图》,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此类画作存世较多,而且诸学者也都在研究中多有应用。当年拜读刘敦桢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一书时,多次见先生参考敦煌壁画、《展子虔游春图》等画作对隋唐建筑进行研究,参考《金明池夺标图》、《清明上河图》等画作对宋代建筑进行研究。


  由于中国古代画作多用写意手法,重神似而不重其形,对于画作中的建筑究竟是否写实需区别对待。但总体说来,这些画作可为古建筑研究提供非常大的助力。


  三、文字类


  文字类的研究对象主要为早期文字,而其对于古建筑研究的作用也仅限于早期建筑。汉字造字“六书”之首便是“象形”,故早期的甲骨文、金文中存在大量象形文字,这些文字就是图像的符号化。如甲骨文中的“宫”字、“京”字、“门”字等多是对建筑平面、立面或图像抽象、线条化所得来的,其中蕴含了大量的早期建筑信息。而这一时期不论典籍还是画作都非常少,相应的文字研究便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建筑文献研究的作用及意义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文献研究的考据断代作用。研究一座现存的古建筑,总会碰到断代的问题。而根据建筑形式、构件、装修等特点进行断代,具有相当的主观性,也容易受到后期整修、地方手法、袭古等的干扰造成不准确。但如果能从文献中找到有关古建筑始建年代的记载、重修的记载等依据,再结合古建筑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判断,则对古建筑断代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其二,古建筑是特定历史时期科技、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缩影,古建筑研究的目的是还原当时的社会情况,这就需要研究者对大量的实物进行调查、比较、分析,总结出规律,摸索出特点,从而对当时的建筑手法、建筑材料、建筑样式形成系统理论。如果文献中已经有对当时建筑理论的系统记载,此项工作将变得容易多了。无可否认,《营造法式》对于宋代官式建筑研究的重要性。


  其三,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讲究可重复性,而社会科学研究讲究孤证不立。但是对于早期建筑而言,很多留存下来的都是孤例,即便同一朝代的也可能分属不同的时期,从而各不相同。那么对这一类古建筑的研究,就需要从与建筑同时期的文献中寻求帮助,从而达到文献与实物互相印证的目的,提高研究的效率与可信程度。


  其四,对于更早期的建筑,也许根本就没有实物留存下来,我们对这一时期建筑的研究只能通过考古遗存和文献的互证来进行,这可以使我们对某一历史时期的建筑研究不至于因为没有实物而陷入停顿。

 

本文标题: 中国古建筑文献研究的方法与作用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8795.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