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古代历史,关于扇子的起源!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0-01-03 14:13: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杨琳
核心提示: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大徐本)中解释说:“扇,扉也。从户,从翅声。”照此解释,扇是个形声字,本义是门扇。但“翅”与“扇”读音差别比较大,所以学者们一般认为传本《说文》“从翅声”的“声”是“省”的音误,扇是个会意字。如果扇是会意字,那么,羽或翅与门扇有什么联系呢?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大徐本)中解释说:“扇,扉也。从户,从翅声。”照此解释,扇是个形声字,本义是门扇。但“翅”与“扇”读音差别比较大,所以学者们一般认为传本《说文》“从翅声”的“声”是“省”的音误,扇是个会意字。如果扇是会意字,那么,羽或翅与门扇有什么联系呢?


  自古以来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从羽者,如翼也。”意思是说扇字从羽是因为门扇像翅膀。门扇与翅膀在形状上没有相似点,只是在开合的功能上有些相似,所以现在的学者大都采取功能相似说。这样的解释仍然是很勉强的,因为门扇是从两边到中间转动着开合,而鸟翅只在身体左右伸缩着开合,二者谈不上有什么相似点。


  我们认为扇应该是从羽户声的形声字。户在古代可能有与扇近似的读音,如肩是从肉户声的形声字,肩与扇古代韵部同属元部。有相同音变现象的如乌、安都是疑问代词,如、然都是形容词词尾,语、言同源,它们都是鱼元通转的同源词。只是后来“户”的元部读音被淘汰了,失去了表音的作用。扇既然从羽而不是从户,那么它的本义就不是门扇,而是扇动。我们知道,鸟和昆虫飞行时都得扇动翅膀,所以扇字从羽。



  弄清了扇的本义,扇子的得名之由也就不难理解了。扇子之所以叫扇,就是因为使用时需要来回扇动,扇子因扇动而得名。至于门扇称扇,那是因为先秦时期流行一种门扇形的扇子,如2007年江西靖安县李洲坳春秋晚期墓出土的竹扇,就与门扇类似,故门扇也称为扇。


  扇在先秦典籍中就有扇子的意思。如先秦典籍《管子·四时篇》中说:夏天“禁扇去笠”,意思是说夏天禁止使用扇子和斗笠,这是因为不希望人为地干扰“盛阳之气”。《六韬》卷二《励军》中也有将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的说法。这都表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扇子就已经有了“扇”之名。


  扇子的起源


  我国先秦古书《世本》上记载说“武王作翣(shà)”,认为扇子是周武王发明的,这自然是靠不住的。扇子的发明应该远在原始社会时期,而且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人在感到炎热的时候自然会拿上一个片状的东西扇动取凉,如果某个东西被固定地用于扇风取凉,也就意味着扇子的问世。《说文解字》中说:“萐(shà),萐莆,瑞草也,尧时生于庖厨,扇暑而凉。”这是说尧舜之时用萐莆草的大叶子扇风纳凉。扇子古代也叫“箑”,大约最早就是用萐莆叶做成的,后来用竹子做骨架,并用竹篾编织,所以改成了竹字头。字又写作翣,应该是有些扇子是用鸟羽制作的缘故。


  扇子形制多种多样。从是否可以折叠的角度来看,扇子可分为屏扇(又叫硬扇)和折扇两种。我们说扇子在原始社会已经存在,是指屏扇而言。至于制作工艺相对复杂的折扇,在我国出现很晚,具体时间目前尚无定论。


  一种观点认为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南齐书·刘祥传》中记载说:“司徒褚渊入朝,以腰扇障日。”《资治通鉴》卷一三五齐高帝建元二年“渊入朝以腰扇障日”元胡三省注释说:“腰扇佩之于腰,今谓之折叠扇。”清钱泳《履园丛话》卷三《考索·扇》中亦主此见。


  一种观点认为出现于唐代。明方以智《物理小识》卷八《器用·宫扇》云:“折叠扇贡于东夷,永乐间盛行。……智按:孙愐《韵》注:‘搊(zǒu)扇。’则唐人已有矣。”《中国风俗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折扇”条采纳方氏的说法。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最早出现于北宋。明陆深《俨山外集》卷五《春风堂随笔》:“今世所用折叠扇亦名聚头扇,吾乡张东海先生以为贡于东夷,永乐间始盛行中国。予见南宋以来诗词咏聚扇者颇多。予收得杨妹子所写绢扇面,折痕尚存。东坡谓高丽白松扇展之广尺余,合之止两指许,正今折扇。盖自北宋以有之。倭人亦制为泥金面、乌竹骨充贡。出自东夷,果然。”这是说中国的折扇是北宋时期从日本传过来的,明朝永乐年间才流行开来。


  关于腰扇即折扇的说法,清代学者桂馥在《札朴》卷四《腰扇》条中辨正说:“腰扇如腰鼓,谓中腰瘦减,异于团扇。”“腰扇”之名东汉已见,写作“要扇”,其物则先秦已有之。《淮南子·氾论》:“周人墙置翣。”这里的墙指出殡时柩车上覆盖棺材的帷幔;翣是一种屏扇,插在柩车的车边作为装饰。东汉高诱解释说:“周人兼用棺椁,故墙设翣,状如今要扇,画文,插置棺车箱以为饰。”《国语·楚语下》:“屏摄之位,坛场之所。”


  三国吴韦昭注云:“屏,屏风也。摄,形如今要扇。皆所以分别尊卑,为祭祀之位。”晋张敞《东宫旧事》(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百二《服用部四·扇》):“皇太子初拜,供漆要扇、青竹扇各一。”这是说皇太子刚被任命的时候,太子的房间要放置一张涂了漆的要(腰)扇和一张青竹扇。从这些记述可知,腰扇是一种比较大的屏扇,因中腰收缩而得名,主要起标志或装饰的作用,并不是折扇。


  方以智的唐代说也是不可靠的。首先,他所说的“孙愐《韵》”实际上并不是唐代孙愐编的《唐韵》(《唐韵》至明已佚),而是宋人编的《广韵》。其次,《广韵·有韵》原文是这样的:“搊,扇别名。”并没有说“搊”是折扇。方氏在《通雅》卷三十三《器用》中说:“《唐韵》有搊扇,殆亦折扇之萌芽乎?”是一副猜测的口气。方氏将“搊扇”连读,显然是错误的。《汉语大字典》在“搊”下云:“一种扇子的名称。即折叠扇。”《汉语大词典》“搊扇”条释为“即折扇”。两大辞书都以方以智的说法为根据,这是有问题的。即便搊是折扇,那也只能证明北宋有折扇,不能作为唐代有折扇的证据。


  出现于北宋的说法则有明确的历史记载,可以信从。如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六《高丽国》云:“(高丽国)使人每至中国,或用折叠扇为私觌物(见面礼品),其扇用鸦青纸为之,上画本国豪贵,杂以妇人、鞍马,或临水,为金沙滩暨莲荷、花木、水禽之类,点缀精巧,又以银泥为云气月色之状,极可爱,谓之倭扇,本出于倭国也。”


  至于折扇的发源地,据学者们考证应是日本。上引郭若虚的记载中高丽人说“本出于倭国”,倭国就是日本。北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记载了作者在宣和六年(1124年)出访高丽时的所见所闻,书中卷二十九《供张二》记载说:“画折扇,金银涂饰,复绘其国山林、人马、女子之形,丽人不能之,云是日本所作。观其所馈(当作缋,即绘字)衣物,信然。”



  当时的高丽还不能制造画折扇,他们的画折扇是从日本传去的。这跟郭若虚“本出于倭国”的记载是一致的。《大美百科全书》(EncyclopediaAmericana)“fan”(扇子)条中说折扇是公元七世纪时有位日本人模仿蝙蝠的翅膀而发明的,而日僧贡给宋王朝的礼品中确有“蝙蝠扇”。《宋史·日本传》载:日僧喜因于端拱元年(988年)来到宋朝,其贡品中有“纳绘扇二十枚,蝙蝠扇二枚”。这些记载表明折扇的发源地在日本,是北宋时期从高丽和日本传入我国的。


  折扇在宋金时代主要在上流社会流行。金章宗完颜景有《蝶恋花·聚骨扇》词吟咏折扇:“几股湘江龙骨瘦,巧样翻腾,叠作湘波皱。金缕小细花草斗,翠条更结同心扣。金殿珠帘闲永昼,一握清风,暂喜怀中透。忽听传宣须急奏,轻轻褪入香罗袖。”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三《铺席》记录了杭州城里各行各业的店铺,其中就有“周家折揲(叠)扇铺,陈家画团扇铺”。折叠扇有专卖店,说明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不过当时并没有在全国广泛流行开来,因为直到明代初期折扇还未能得到世人的认可。明陈霆《两山墨谈》卷十八记载:“宋元以前中国未有折扇之制,元初东南夷使者持聚头扇,当时讥笑之。我朝永乐初始有持者,然特仆隶下人用,以便事人焉耳。至倭国以充贡,朝廷以遍赐群臣,内府又仿其制以供赐予,于是天下遂遍用,而古团扇则惟江南之妇人犹有其制,今持者亦鲜矣。”


  明刘元卿《贤奕编·闲钞下》亦云:“闻撒扇始于永乐中,因朝鲜国进撒扇,上喜其卷舒之便,命工如式为之。南方女人皆用团扇,惟妓女用撒扇。近年良家女妇亦有用撒扇者。”“聚头扇”和“撒扇”是折扇的异名,前者因可以聚拢而得名,后者因可以撒开而得名。可见折扇是明代中期以后才广泛流行开来的。时至今日,折扇已是扇子的主流形式,我们今天所说的“扇形”就是指折扇展开的形状。


 
标签: 古代历史 扇子

本文标题: 探秘古代历史,关于扇子的起源!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8617.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