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安贞堡——福建省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夯土建筑之一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12-30 11:32:53  来源:古建家园  作者:半夏
核心提示:安贞堡又名"池贯城",位于永安市城区110公里的槐南镇洋头村内,由当地乡绅池占瑞于建于清朝光绪11年(公元1885年),历时十四年完工。安贞堡是福建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夯土建筑之一,整体是围廊式土楼以厅堂为中心结合的院落式民居,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

  安贞堡又名"池贯城",位于永安市城区110公里的槐南镇洋头村内,由当地乡绅池占瑞于建于清朝光绪11年(公元1885年),历时十四年完工。


  安贞堡是福建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夯土建筑之一,整体是围廊式土楼以厅堂为中心结合的院落式民居,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


安贞堡


  安贞堡坐西朝东,平面前部呈方型,后部为半圆型。建筑随地势起伏而逐次升高,远远望去,层次分明,气势不凡。堡大门前还有一块面积为1200平方米可容数千人的露天练兵场,整个安贞堡如同一艘行驶在碧海洋面上的巨舰,其势不可挡也。


  正门为一道用巨石砌成丈余高拱形大门,上有"安贞堡"三个大字,两旁书一对联:"安于未雨绸缪固,贞观沐风谧静多。"正门前后有两重,前重是两扇六七寸厚的木板门,后重是一道大铁门。


  安贞堡墙厚宅深,外墙用厚石垒砌加土夯制,厚达4米,牢不可破。环堡廊道的外墙上,还布有射击孔198个,望窗96个,可全方位对外瞄准射击。土堡正面两边角凸出为炮楼,可居高临下,夹击正面来敌,有利于正门及两个侧门的防卫。正中拱形门顶设有泄水孔,可防范火攻。


安贞堡宅院


  推开厚重的安贞堡铆铁大门,你便可拾级而上,阴森之气扑面而来,堡内前后三进院落,分为两层,木楼结构以穿斗式的构架为主,辅以抬梁式构架。在中轴线上排列层层厅堂,左右对称,每进三间,各有特色,既有整体美感,又有布局格式的变化。共有18个厅堂,12个厨房,五口水井,大小房间368间可供千余人安身居住。


  此外,堡内还专门设计贮藏贵重物品的库房、谷仓及酿酒房,其楼板侧墙及门洞都有覆土等隔火措施。堡内柱高梁大,富丽堂皇。漫步其中你便会感受到建筑之匠心,装饰之华美,氛围之典雅。仿佛置身于建筑艺术之殿堂。拂去历史的尘封,你看檐下、斗拱、门扇、窗间、雀替、柱础处处可见精雕细凿的各种装饰,楠木浮雕华丽精致,壁画彩绘生动夺目,还有各种泥塑也栩栩如生,题材多源于戏曲故事或古典小说。现在还完好保存的彩绘壁画力作有五十余幅,有牡丹争艳、鲤鱼吐水、腊梅迎春等。堡内对联,诗词甚多,如正厅第一柱书有"安从静后来诚意正心修身为本,贞者事之斡厚德载物应地天疆"等启迪人们修身养性。堡内书法遒劲有力,令人目不暇接。


安贞堡厅堂


  二进前门窗雕上刻画的是“沉香赶考”的故事,喻示着池云龙本人“十年寒窗灯火苦,一举成名天下知”的求学艰辛。


  二进门上绘有唐太宗宰相徐茂公和魏征的画像,他们手上分别拿着帽子与酒壶,帽子古称为“冠”谐音是“官”,酒壶称为“爵”喻意加官进爵。


  二进天井两旁是书房,据族谱记载,此处曾有藏书数千册,文革时期被损毁了。


  三进主堂厅,此处厅堂是主人宴请宾客和家庭聚会的场所,堂上挂着建堡主人池云龙的照片,池云龙在清朝的直隶(今天津)取中拔贡侯选知府,后请示于永安县官,由自己出资建造安贞堡。厅内中间这四根柱子——“四柱出厅”体现了池云龙的知府身份。

 

本文标题: 永安安贞堡——福建省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夯土建筑之一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8605.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