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古建筑彩画的起源及发展史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09-11 11:01:10  来源:古建家园  作者:一念执着
核心提示:在我国的古建筑历史上,彩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建筑彩画是极富特色的装饰,在柱、梁、枋等处绘制图案花纹,在美化了建筑构件的同时,增加木料防腐防蛀性能。那你了解古建筑彩画的起源及发展吗?

  在我国的古建筑历史上,彩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建筑彩画是极富特色的装饰,在柱、梁、枋等处绘制图案花纹,在美化了建筑构件的同时,增加木料防腐防蛀性能。那你了解古建筑彩画的起源及发展吗?


追溯古建筑彩画的起源及发展史


  从文献记录来看,《礼记》中道:“楹,天子丹,诸侯黝,大夫苍,士黈。”这段文字说明色彩的象征性已经形成礼制,与社会的等级地位相匹配。


  夏朝就有了“日、月、星辰、山、龙、华、虫、藻、火、粉、fu、ba”十二章纹样,并以五色绘制,以区分贵贱等级——“楹,天子丹,诸侯黝、垩,大夫苍,士黄”。此时建筑装饰还处于萌芽状态,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建筑装饰类型,彩画、雕刻、绘画还杂糅不分,其中由于张挂织物和金属包镶所产生的装饰构图,在后来的装饰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如后来彩画中出现的多种纺织类纹样等一直延续发展至今。


  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彩画的雏形,“纣为鹿台糟丘,宫墙文画,雕琢刻镂,锦绣被堂”。从考古实证来看,秦汉时期西蜀成都已经出现种类繁多的精美漆器,对大漆运用的推测应该可以推及木构建筑的承重结构、上漆技术当不成问题,故有“山节藻棁”和“设色施章”之说。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迅速发展,彩画在装饰纹样上出现了卷草、莲花、火焰、飞天等图案,宝珠和曲水万字也占据一定装饰地位,二方连续、四方连续两种式样均已有,这也影响了后期隋唐彩画风格的发展。


  盛唐是我国彩绘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营造法式》“彩画作”总结了隋、唐、五代以来流行在全国各地的不同工艺及作法,规范了按工艺程度、图纹用意及材料划分若干等级,按等级的不同施于不同类型的建筑上。《营造法式》规范了六种基本做法:五彩遍装、碾玉装、青绿叠晕棱间装、解绿结华装、丹粉刷饰和杂间装。图案大多以红色作底,青、绿、朱、白、黑五色攒退,色彩鲜艳,以暖色为主,图案线条刚劲有力,图案纹样多以花草为主,布局没有三廷之分,总体效果疏朗大气。朱墨彩画的特点是色调淡雅,一般不是用纯色,两笔起晕。图案边缘用朱红色勾线,这是不同于五彩装和碾玉装之处。图案以花叶为主,多是两方连续纹样,构图翻卷折叠,起伏回旋似水波,舒卷万千,风雅之至。


追溯古建筑彩画的起源及发展史


  宋代的建筑形式比唐代规模更宏大,变化也愈加繁多,彩绘的表现手法也更为丰富。其特点是用墨更讲究笔法的流畅飘逸、线条的刚劲挺拔,花纹图案也变得活泼多样。在操作技法上,宋代以线条轮廊和图案造型为主、以退晕技法为辅、以青绿为主色、以红黄为陪衬,风格清淡雅致。由于宋代禁止民间私设金炉溶金,所以彩绘中很少用金饰,这也成为宋代彩绘的一大特色。五彩遍装是在唐代五彩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青、绿、朱三色为主色调的一种彩画形式。图案外缘以青、绿、朱三色叠晕,枋心内饰以五彩花纹或者五彩锦纹,一般来说,红底饰以青绿花纹,青底饰以红绿花纹,色彩相间形成对比色,认色攒退,精工细作。


  元朝时画工们在额枋彩画上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旋子纹样。旋子纹为一圆形而富有旋转动感的花卉装饰图案。以后旋子纹也成了明清两代彩画中一种很重要的纹样。元立国不到百年且战乱不止,现今留存的彩绘很少,只有山西永乐宫、洪洞广胜寺等几处实物。但分析研究这些仅存的实物可以得知,元代彩绘对我们建筑装饰的发展仍有一定的贡献。主要是以青绿为主调、同时辅以黑白线作各部图案的轮廊线,使作品更加明晰典雅。元代还首创了在建筑物的枋心添加泥塑图案这一新的技法。北京雍和宫北出土有元代亭子彩画。元代的建筑在北京留下的不多,现在认定北京元土城遗址公园为元代土墙。北京城的城墙里一度存有元大都内的彩画,但是其等级不高,无金,没有暖色,只有蓝色和绿色。现在都不复存在了。


  明清的彩画与各历史时期的彩画相比,实物保存较全面。明清时期建筑彩画的制作手法已经完善:衬底衬色技术、罩染技术、堆粉贴金技术、调色全色术、叠晕技术等等,都有所发展和提高。明清时期的彩画还有一个突出之处,就是产生了以青绿两色为主的冷色调,这使得建筑装饰的色彩和造型更趋向优雅耐看。明代木构彩画以梁、檩、额枋等柱头以上部分为重点,斗拱上的彩饰只作单色平涂或单色退晕为主,这与宋代相比,显得较为“轻描淡写”。旋子彩画在用色上很少用红色,尤其慎用金色,最多为“点金”,给人以冷艳高雅而沉静之感。


追溯古建筑彩画的起源及发展史


  清代彩画,除了继承了过去的传统,在取材和制作方法上还有了新的变化,使传统的建筑彩画得到一定的提高和发展。此时期,制作更加规范、等级更加严密,吸收了满族、蒙古族和西方的一些装饰特点,装饰手法与纹饰纹样十分丰富,使之突破了明代旋子彩画的窠臼,形成了具有清代风格的“清式彩画”。清式彩画的色彩基调以青绿色的冷色调为主,用红的范围比明代多了;在康乾年间,彩画的用金量骤增,故宫的太和殿、奉先殿使用金箔面积占50~100%左右。清式彩画的重点在檐下,挑檐桁和下面的大小额枋分为五段,两端称“箍头”,稍向内的部分称“藻心”,中间部分称“枋心”,枋心边线称“棱线”。制作工艺上,清式彩画在继承明代的基础上,结合沥粉、贴金、扫青绿等手法来加强装饰效果。到了清代,彩绘发展已高度成熟,官式彩绘可分为五类,即:和玺类、旋子类、吉祥草类、苏式类和海墁类。每科画种又分多种作法,如旋子即分8种;和玺又分4种,苏画又分4种,加之天花、椽头、斗拱、地方等彩画,五花八门,不胜枚举。汉地尤以山西地方彩画为盛,其汉纹锦、大金青、二金青彩画精美绝伦;曲阜孔府孔庙彩画也较为繁盛;少数民族地区的西藏佛寺彩画、云南彩画都极其华美精彩。清式彩画在材料品种使用上有了更多的突破,除了传统的石色之外,绘制异兽、包袱、白活所必须用的植物色也大量使用,更突出的是为使彩绘配合建筑等级之需,昂贵的金色也广泛施用,使得高等级建筑显得金碧辉煌、光彩夺目。总之,清代建筑彩画无论是规模、品种、色彩、工艺等都有长足的进步,达到彩画史的最高峰。


  有人可能会好奇,为何建筑物上非得要有彩画呢,难道仅仅是为了好看?其实它的出现是有原因的:


  第一个因素是关于功能的物质需要。涂饰面层对木结构防腐防蛀的需要,而纹样则源于生产生活中编织、金工等活动。


  第二个因素是关于意义的精神需求。如作为巫术或宗教的图腾,权力的象征,以及后来更多的关于吉祥和趣味的追求。


  第三个因素是纯粹的形式需求。出于“秩序感”和“美感”的要求,纯粹的“艺术意志”的萌发。


  总之,我国的建筑彩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加趋向多元化和个性化,它从不同方面向人们展示并强化了建筑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物装修与装饰的今天,通过了解建筑装饰彩画的发展历程,有利于借鉴我国传统的建筑色彩的营造艺术,继承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在今后创作实践中,彩画必定会不断变化和发展,可是在这发展变化中,我们同样要重视一点——建筑彩画色彩是历史建筑原真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对其加以保护,以免造成历史信息的缺失。

 

本文标题: 追溯古建筑彩画的起源及发展史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8137.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3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