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构件——悬鱼的由来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09-03 10:59:53  来源:古建家园  作者:子衿
核心提示:悬鱼,是一种古建筑装饰构件,位于悬山或歇山建筑两端山面的博风板下,垂于正脊,大多用木板雕制而成。因为最初为鱼形,并从山面顶端悬垂,所以称为“悬鱼”。

  悬鱼,是一种古建筑装饰构件,位于悬山或歇山建筑两端山面的博风板下,垂于正脊,大多用木板雕制而成。因为最初为鱼形,并从山面顶端悬垂,所以称为“悬鱼”。


悬鱼


  悬鱼的传说


  悬鱼,典出《后汉书·羊续传》: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讲的是东汉时期,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羊续任太守时,有府丞为了与他联络感情,送给他一条名贵的大鱼。羊续十分为难,他想,如果不收,有可能扫了府丞的面子,况且人家也是一片好意;如果收下呢,又怕别人知道后也来效仿。于是他灵机一动,将鱼收下,但是他不吃也不送人,而是将那条鱼“悬于庭”。


  果然,府丞认为羊续收下了那条鱼,不久,又送鱼来。羊续便将上次悬挂于庭院中的那条鱼指给府丞看,以此谢绝。郡中官吏惊奇震恐,都被他所慑服,再也不敢来送礼。从此羊续就有了“悬鱼太守”的雅号,“悬鱼”便成了为官清廉的典故,常被征引。


  悬鱼的存在,加强了山墙处搏风板的整体性,使之更牢固、耐用。就如“雀替”、“斗拱”等一样,既体现了结构上的需求,又体现了装饰的作用。


悬鱼


  悬鱼的寓意


  作为中国古建筑经典装饰元素,悬鱼无论是寓意还是工艺,都是中国古建筑中惊艳的一笔!悬鱼在宋代的《营造法式》中已有记载,在发展的过程中,鱼的形象渐渐变得抽象、简化了。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装饰形式。有的甚至变换成了蝙蝠,以取“福”之意。悬鱼多由木雕刻而成,雕饰精巧,低调奢华而又内涵丰富,有着多种造型和含意。一方面,因为古民居多为木结构,房子怕火,而鱼为水中之物,象征水,可克火。


  悬鱼的作用


  悬鱼和门窗上的金属配件是民居建筑中的精美艺术品。在云南民居中悬山风板上的悬鱼装饰,式样丰富多彩,变化着的光线在阴影中村托出悬鱼的轮廓,显得出墙体的退后具有巧妙的装饰效果。


  中国民居悬山山墙搏风板交点处的悬鱼是建筑装饰中成功的艺术品。悬鱼以木板制作,悬挂在山墙博风板上,有很多纹样和形状,有的是一条小鱼,有的是双鱼古钱云草花纹等,造型优美,悬挂在山尖的正中,离开山墙有一定的距离,鱼的背后有一根铁条与山墙固定。悬鱼除本身作为装饰以外,其影子落在山墙上面显出悬山出檐挑出的深度,同时,鱼影和鱼后铁条的影子落在山墙上的阴影图形也在变化之中,好像一幅有动态的浮雕。在法式建筑中,悬鱼在不同的朝代有形式上的演变,在民居中表现出强烈的地方风格。


悬鱼


  悬鱼在我国主要出现在中原、三晋、浙闽、西南地区,因地域文化不同,悬鱼呈现了不同的视觉效果。


  中原地区,今指河南一带;三晋地区,今指山西。在河南、山西出现的悬鱼形式,基本代表了北方的装饰风格,如开封大相国寺、山西平遥古城体现出大气、豪放、浑厚的感官效果。


  悬鱼、惹草、搏风板、兽吻、瓦当、滴水,浑然的琉璃色花纹、图案雕刻精细,金黄、碧绿、孔雀蓝三种颜色交相辉映,这样的画卷常在山西地区常常见到。


  悬鱼的形象,除本身有水的间接寓意之外,还有利用其谐音取吉祥之意:鱼,余也,裕也。有的还加上莲花,以祈“连(莲)年有余(鱼)”、“吉庆有余(鱼)”等。有的悬鱼构件雕两条尾部相交的鱼,上有“水”字,讨口彩,寓意“双鱼喜庆”。


  而到了西南地区,云南建筑中的悬鱼图案大多抽象化,木材质,多线条构成的几何图案,刷之大红漆料,展现了异样的情趣风格,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灵活多变的聪明才智。


  在古建筑中悬鱼常见的还有“福、禄、财、喜、寿”、钱形与蝙蝠配合(福在眼前)、万字纹(万德吉祥)等等丰富多样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民居屋顶脊檩的悬鱼,形式不断演化,并不再局限于鱼样,而变为花篮状、莲花状、卷云如意等各种传统中国图样、雕刻造型。

 

本文标题: 中国古建筑构件——悬鱼的由来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8075.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