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倡导交流互鉴,看外方领导人的致辞金句!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05-16 10:01:14  来源:新华网
核心提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开幕式上,外方领导人致辞时表示,要加强文明之间沟通对话和交流互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和人类的繁荣进步。所谓“文明冲突论”十分错误,将破坏甚至切断文明沟通的桥梁。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开幕式上,外方领导人致辞时表示,要加强文明之间沟通对话和交流互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和人类的繁荣进步。所谓“文明冲突论”十分错误,将破坏甚至切断文明沟通的桥梁。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


  1.当今世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科学技术大变革和社会资料大发展。与此同时,种族冲突问题令人担忧,严重影响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甚至是人类命运。因此当前最为紧迫的是加强亚洲乃至世界对人类命运的责任感。我们应坦诚相待、互相尊重、鼓励思考,为互学互鉴创造条件,共同致力于亚洲发展进程。


  2.我坚信,大会取得的成果将积极推动亚洲各国友好交往,加深地区国家相互了解,提升和平、友谊与真诚合作。


  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


  1.有些人鼓吹一些错误言论,做出损害世界和平的选择。“文明冲突论”是错误的论调,真正的文明是不会发生冲突的,真正的文明会对话。


  2.我们有共同的目标,一个真正的文明能创造出和谐、共处。通过和平共处,我们能实现共同创造,让人类实现其价值。


  3.这不仅仅是一个亚洲的大会,也是一个世界性的大会。它所传递的精神从北京出发,直抵西方,直通世界所有文明,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要来到这里。


  4.在共同的星球上,我们能共享命运。我们的共同之处远大于我们的分歧,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能够为子孙后代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新加坡总统哈莉玛——


  1.目前,我们在全球各地看到越来越多社群之间失和、互相猜疑,甚至出现分裂。越是这样的情况,我们越应该就如何保持社会和谐与凝聚力交流看法。


  2.全球化和科技拉近了各国之间的距离。要促进不同社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弥合彼此之间的差异,有效的对话以及同理心至关重要。


  斯里兰卡总统西里塞纳——


  1.人类文明中,人类的进步和精神追求是重中之重。中华文明让我们欣赏,我们也欣赏这次大会所树立的榜样作用。


  2.亚洲国家应该加强彼此联系和交流。亚洲文化和文明,起源相似,发展道路、发展未来相似。能否实现和谐相处,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解彼此的文明。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给了我们很好的机会来加强对话。


  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


  1.我们这个星球之美、人类文明之美,在于对话。


  2.开放交流、互学互鉴是通往文明之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


  1.对话之路、商贸之路、茶叶之路与文化交流密不可分。我们应坚决抵制故步自封的倾向,更加坚定地深化文明对话。


  2.文明对话的意义,还在于对多样性的尊重和保护。人类文明的继续发展离不开应对气候变化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努力。


  3.让我们拥有共同想象,让我们塑造和平,让我们更加有韧性。


 

本文标题: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倡导交流互鉴,看外方领导人的致辞金句!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7352.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