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孔子见老子画像石:他们的相遇,也是你与世界的相遇!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8-06 15:25:10  来源:古建中国  作者:古建中国
核心提示:孔子和老子,儒家和道家,他们的哲思就像两条河流,奔腾、交汇,也流淌在我们的血脉中。

  “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矢。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这是“孔子问礼于老子”后,孔子对老子的评价。虽两人所持观点不同,但是文化同源,求同而存异,中华文化才能丰富多彩。


著名的历史典故


  司马迁在《史记》中,详细记叙了其中的一次谈话。


  孔子前往周都洛阳,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学问。



  老子说:“你说的礼,发明它的人骨头都已经腐朽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君子时运来临才会出来建功立业,时运不济,则像蓬草一样苟存性命。去掉你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想,去掉挂在脸上的神采、情态和过高的志向。这些都是对你的身心没有好处的东西。”


  孔子回去后三日不语,对弟子们这样形容老子:“见到老子,远超出我的想象,他就像变幻莫测的龙一样,无人能识其全貌。”



  孔子和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一位是儒家思想的开创者,一位是道家文化始祖。


  但他们见面时还并未有儒道之分两位贤者见面之时,还未有儒道之分,百家也未鸣,更像是后辈向前辈的请教。


  “孔子见老子”作为著名的历史典故,又称“孔子问礼于老子”或“孔老相会”,形象再现了儒、道两位始祖,互敬互学,交流思想,切磋学问的历史画卷。



  而画像石将两人见面的场景完美的呈现出来,使得千年后的我们还能感受到当时的情景。


汉画像石


  汉画像石,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


  它不仅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巅峰,而且对汉代以后的美术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它的表达题材主要包括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现实生活等方面,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状况、风土民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等丰富的内容。



  在艺术形式上,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


  “孔子见老子”,建造于东汉时期,是中国汉代画像石的常见题材,也是经典题材。孔子、老子在我们国家历史上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一直到现在都对我们的思想、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孔子见老子”画像石


  山东博物馆馆藏的“孔子见老子”画像石是在清末、民国时期发现的。


  这块画像石出土于山东嘉祥县五老洼。后由创建于1909年的山东金石保存所搜集保存,新中国成立后归山东省文管会,1954年移交至山东博物馆保存。



  “孔子见老子”画像石纵48厘米,横112厘米,厚21厘米,整体近长方形,凸面线刻,采用减地线刻技法,图像构图注重平面化表达,轮廓清晰,造型简洁,线条生动有力。它具有早期中国卷轴画的经典图式。


  画像采用分层叙述的方式:


  上层为孔子见老子图象。自左依次列14人,画面右边有二人躬身相对,左边一人榜题“孔子”,右边一人榜题“老子”,孔子与老子中间,有一小儿,一手推轮,一手指向孔子,当为项橐。


  老子身后(右侧)立一人,孔子身后(左侧)有二人相对状,其左边一人戴雄鸡冠,张臂有力,应为孔子弟子子路。画面左边又刻有八人,左七人一列皆右向立,居前一人身材矮小,佩剑,其身后六人作依次随行之状,其面前一人作恭迎之状。


  画面映证早在汉代孔子的故事就已广为流传了。下层刻有两列骑士的战争图像。


山东儒学的兴盛


  山东是孔孟之乡,儒家文化发源地,汉武帝“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儒学色彩自然愈加浓厚。


  汉代“孔子见老子”画像石发现的数量很多。根据已发表的考古材料,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的总数大约有30余幅。


  主要出土于山东、江苏、陕西三省,其中又以山东居多,大约占其总数的百分之八十,汉画像石的主要发现地之一。



  各地出土的“孔子见老子”画像石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大都采用平地浅浮雕的形式,使整个画面呈平面凸起状,同时在图中的人物或动物身上饰以阴刻直线,使得画面具有较强的动态感和装饰效果。但从画面的构图形式来看,又有不同。




  在众多的画像题材之中,将“孔子问礼于老子”作为垂教后世的历史典故勒刻于石,这一重要的汉画像石题材,反映了当时山东儒学的兴盛。



  一块画像石,一段千年前的历史面貌。


  汉代人把这个场景刻在砖石之上,置于兆域之中,为的是铭记和传承。人类文明因交流互鉴而丰富多彩,民族文化因铭记传承而绵延不断。


  公元前600至公元前300年间,古代希腊、古代印度和中国都先后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家。


  苏格拉底、柏拉图、释迦牟尼、孔子、老子等先哲,他们的智慧与人类相遇,构成了多元的世界,这一时期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孔子和老子,儒家和道家,他们的哲思就像两条河流,奔腾、交汇,也流淌在我们的血脉中。


  他们的相遇,就是你与世界的相遇,也是你与自己的相遇......


  下期预告:长信宫灯 河北博物馆


 
标签: 国宝 文物

本文标题: 国宝︱孔子见老子画像石:他们的相遇,也是你与世界的相遇!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5635.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3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