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木匠,为何鲁班成为鼻祖,墨子的墨家学派却即将湮灭?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6-13 17:11:14
核心提示:木匠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春秋时期的鲁班,一代巧匠流传数千年,受人崇敬、称道不衰,建筑工匠一直把他尊为“祖师”。同为木匠,为何鲁班成为鼻祖,墨子却流传甚少?
  木艺,可以说是最古老的行业,其在建筑业中一直占有很重要地位,尤其是中国古代的木建筑,不用一颗钉子,能屹立百年,着实令人惊叹!


  木匠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春秋时期的鲁班,一代巧匠流传数千年,受人崇敬、称道不衰,建筑工匠一直把他尊为“祖师”。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无祖不立”,崇拜行业祖师、将其视为行业保护神,每年的6月13日,也就是今天,是鲁班师傅诞,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民间风俗。

鲁班


  鲁班,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鲁国人(都城山东曲阜,故里山东滕州),他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一生注重实践,善于动脑,在建筑、机械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他之所以被称为木匠土匠的鼻祖,就是因为现在的木匠所沿用的工具都是鲁班发明的。


  传说,鲁班曾经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他能建造“宫室台榭”;曾制作出攻城用的“云梯”,舟战用的“勾强”;创制了“机关备制”的木马车;发明了曲尺、墨斗、刨子、凿子等各种木作工具,还发明了磨、碾、锁等。这类实用性和技巧性非常足的工具都是要经过很严苛的实验才能够发明的。

  回溯千年,在历史的长河中,除了鲁班,同时期的还有一个木匠,他为何没有被人称为鼻祖呢?他便是墨子。

墨子与鲁班

  鲁班,一位家喻户晓的发明家。墨子,一位和孔子同样久负盛名的思想家;鲁班与墨子,他们是对手,他们也是朋友。

  鲁班,被誉为土木工匠的祖师爷,班门弄斧,正是民间百姓,对于鲁班高超技能的赞赏。墨子,曾经创立了一整套守城的工具和方法。墨守成规,正是对于墨子守城有术的称赞。


墨子

  提到墨子,小编的第一反应便是墨家机关术,墨家才是真正的机关术大佬啊!


  墨子可以称的上是一位圣贤,他的思想有“兼爱”、“非攻”等,为了底层的劳苦群众而发声,在历史上墨子的思想影响了一批人,让他们心怀善念,可以说墨子的思想开创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墨子与鲁班最大的不同便是在思想上。

  鲁班在鲁国生活,鲁国的国君却比较保守,不能适应当时急剧变化的新形势,鲁班的才能很难得到发挥。于是他离开了鲁国,南下来到新兴的楚国,并帮楚国打败了越国。鲁班利用自己的技术,为雄心勃勃的楚国国君施展霸业提供了服务,遭到了大思想家墨子的反对。

鲁班建造的云梯

  小故事一则

  墨子听说了鲁班帮楚国建造云梯攻打宋国这件事,就立即启程前往楚国,过了十天之后终于见到了鲁班。墨子问鲁班可不可以帮他去杀一个人,鲁班当即就拒绝了,说自己不是个不重道义的人。

  墨子就说:“你既然不愿意杀人,那为何帮助楚国建造云梯,楚国人口不多,还要用不多的人口去攻打宋国,这实在不是一件好事。”鲁班想了想觉得他说的有理,就将墨子引荐给楚王,后来楚王还是要攻打宋国,但鲁班的攻城方法被墨子都抵御住了,最后楚王放弃了攻打宋国。


  有人说,鲁班是全职做木匠,而墨子是兼职木匠,他心系天下,主要职业是思想家、人类守护者、人类精英思想的创始人,最重要的是墨家思想是当代全人类社会采纳使用最多的人类古代思想。

  后来的墨家因为未能保持生机和活力,加上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渐渐的没落了。如今,墨子的墨家学派似乎很少人知道,流传下来的东西也很少。

  世有春秋战国,公输墨子之斗技于楚,鲁班与墨子,你怎么看呢?
 
标签: 鲁班 木匠

本文标题: 同为木匠,为何鲁班成为鼻祖,墨子的墨家学派却即将湮灭?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5323.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