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宝藏》看博物馆讲解:不只是讲物,更是讲人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8-03-05 11:32:03  来源:弘博网
核心提示:《国家宝藏》节目之所以能够吸引大众、博得好评,最为关键的便是节目中所呈现的内容,纵观《国家宝藏》的节目设置,有几点值得学习借鉴。
  近日来,大型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携手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九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院),将“文物”以一种全新的、活态的、时尚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节目一经推出便形成霸屏攻势,在互联网上掀起热浪,征服了大量年轻观众的心。

  在《国家宝藏》中,张国立老师自称为“001号讲解员”。这一称呼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向观众普及“讲解员”这一职业的作用。从字面上来看,“讲解”其实就是讲述、解惑。一方面讲解员要会“讲”,这里的“讲”不是演讲,更不是背诵,而是指讲话,把文物(或人物、历史事件)的相关信息通过口头语言向观众进行讲述;另一方面讲解员还要会“解”,解析文物的特点、解答观众的疑惑,这便是讲解工作的基本要求。

  《国家宝藏》节目之所以能够吸引大众、博得好评,最为关键的便是节目中所呈现的内容,纵观《国家宝藏》的节目设置,有几点值得学习借鉴:

QQ截图20180305114700

  精炼讲解内容,突出文物亮点

  如果说讲解员是观众与文物之间的桥梁,那么讲解内容就是搭建桥梁的砖石。在日常讲解中,讲解员总是希望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知识都告诉观众,而冗长的讲解内容和不够强的逻辑性不利于观众的理解。那么,面对一个展厅或一件文物,讲解员究竟应该讲什么呢?笔者认为,讲解要讲重点,也就是展厅的重点文物以及文物的重要信息。

  关于讲解内容的设计,曾有专家提出:“讲解应注重点、线、面的结合”。这里的“点”指的是重要展品,“线”指的就是展品之间的关系,“面”指的是要表达的主题。“点线面的结合”其实就是指讲解员应该寻找到展品与展品之间的关系,然后选择最重要的展品,着力讲述展品的亮点从而形成对展览主题的表达。

  在《国家宝藏》中,国宝守护人亮相时会用一段言简意赅的表述来介绍文物。区区100余字的介绍却精准地表达出文物的重要信息以及特色、价值,让人一听便明白了当。

  强调古今融合,拉近历史距离

  在节目中,来自天南海北的各行各业,从耄耋老人到青年孩童、从专家大咖到莘莘学子讲述国宝今生故事,他们都与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或保护、或坚守、或传承、或发扬!通过他们对文物的情感与思考,我们知晓了文物发掘和保护的不易,明白了文化传承与守护的重要,也看到了文物留在当今的印记。

  “云梦睡虎地秦简”中记录的政法理念仍在当今户籍管理、刑侦破案、环保督查等工作中传承不懈;

  “杜虎符”所体现的信息安全的智慧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密码登录、指纹解锁、刷脸认证等密码学领域仍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云纹铜禁”蕴含的“失蜡法”青铜铸造技艺仍是当今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制作原理;

  还有那8700年前的贾湖骨笛、2400年前的青铜编钟、1300年前的唐代古琴,它们发出的天籁之音仍然穿越时空回响在我们的耳畔......

  其实,历史人物也和今天的我们一样有喜怒哀乐,他们也有牵挂,有个性,有信仰,有情怀。所以,讲解时也要将观众与历史紧紧地“拉”在一起,古今融合才能缩小时空距离,让观众心生亲近!


  提升讲解内涵,增强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中强调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博物馆的宣讲工作者,要将“文化自信”落到实际,或许就在一场普普通通的讲解之中。

  一场高品质的讲解能够刷新观众对博物馆的认知,也能让观众感受到文物的沧桑气韵、体味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那如何才能提升讲解品质及内涵呢?笔者认为,讲解员需要摆脱“以物讲物”,更需要传达文物所蕴含的情怀和精神。

  张国立老师在节目中有许多精彩的讲解,

  “一千年前,咱们老祖宗就是这样“啪”把一幅画拍我们面前了,告诉了我们做事最朴实的道理,就是要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步!”

  “当一个伟大的时代来临的时候,其实有很多的小人物,都在兢兢业业地做好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当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把自己所承载的工作做到最好的时候,这个时代,一定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今天我们看“坤舆万国全图”看到的是什么呢?看到的是举世无双的七下西洋,看到的是大明向世界舞台上的奋力一跃,中国人探索世界的脚步从未停止过。”

QQ截图20180305115407

  这样的讲解,没有刻意煽情、也没有弄虚造作,而是恰到好处地传达文物内涵,以达自然而然的情绪共鸣和情感升华。

  正所谓“格物致知”,文物能带来感悟和智慧,历史不仅能让我们了解我们从哪儿来,还能指引我们到哪儿去。借用张国立老师在讲解皿方罍时的一番话:“在中国,文物之所以称作是文物,就是因为它身上铭记了我们老祖宗的历史,它是有灵魂的,它是一种信仰,它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

  所以,讲解员若能在讲解中将文物(或历史)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民族气节等内涵向观众传递,便能更好地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增强文化自信及尊严感、荣誉感。

  总而言之,讲解员是文化的引领者,观众对文物的认知、文化的了解、博物馆的印象,取决于讲解员的讲解功力;讲解员是文化的传播者,一个博物馆展陈的美、文物的美,文物背后蕴藏的故事都需要讲解员讲述传递;讲解员更是文化的传承者,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与责任。
 
标签: 《国家宝藏》

本文标题: 从《国家宝藏》看博物馆讲解:不只是讲物,更是讲人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4458.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