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墓考古违规:多挖一寸也是历史损失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09-15 10:34:20  来源:中国青年报
核心提示:对考古工作来说,现场挖出了多少金银财宝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通过考古还原人类历史,阐明社会发展历程。
  对考古工作来说,现场挖出了多少金银财宝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通过考古还原人类历史,阐明社会发展历程。

  以“临川四梦”著称的汤显祖是明代戏曲大家,《牡丹亭》更被誉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就在8月底,江西省抚州市对外发布汤显祖家族墓园遗址考古工作成果,考古人员确认其中包括汤显祖本人的墓葬。这一消息在舆论场掀起了一阵对戏曲和考古的关注热潮。

QQ截图20170915103543
“汤临川玉茗先生墓”压棺石

  然而,热乎劲儿还没过多久,国家文物局就站出来泼了一盆冷水:有关考古单位在开展考古工作的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批复意见实施,存在着擅自发掘墓葬本体、重要考古发现未及时上报等问题。

  有关官员明确表示:“从国家文物局的角度,我们从不主张主动发掘名人墓葬,希望公众关注文物的保护、历史文化以及艺术价值,所以更加强调新闻发布时的导向和关注点,避免炒作。”

  国家文物局的这番表态,促使关心此事的公众展开更清醒的思考。很多人对考古工作有着这样的误解:挖掘到什么“宝贝”就是重大发现,打开帝王、名人墓室才是发掘的目的。甚至会有人认为国家文物局管得太宽了,这次对汤显祖家族墓园的发掘属于“抢救性考古”,挖得更多难道不更能体现考古成果吗?这样的观点颇有舆论市场。

  但是,种种经验教训告诫当代考古工作者:考古不能搞速度竞赛,不能为了满足公众或学术界的“好奇心”而冒进,而更不能好大喜功搞工程和运动。国家文物局的这番表态,重审了主流学界对考古工作的共识。

  以帝王陵为例,新中国成立后最受关注的帝王陵考古工作莫过于定陵发掘。位于北京十三陵地区的定陵,是少数允许公众参观地宫的古代帝陵。但是,在游客为这座地下宫殿啧啧赞叹时,少有人想到定陵发掘堪称考古史上的灾难。墓室刚打开时,各种字画、织锦色彩绚丽,但是这些艺术珍品一和空气和光线接触,就迅速腐化了。由于低水平的保护技术,再加上特殊历史时期文保工作遭受的劫难,很多珍贵文物最终无法得到保全。

  鉴于定陵考古的教训,国家叫停了所有帝王陵的发掘。至今为止,禁止主动挖掘帝王陵仍然是考古工作的一道红线。

  除非文物保护技术有了重大突破,否则当代人在有生之年很难看到像秦始皇陵那样的重要帝王陵被大规模发掘。那些在地底下沉睡了千百年的古代墓葬,仍将长久地沉睡下去。这对公众的历史文化热情而言,也许是遗憾,但是对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而言,却是负责任的态度。

  最近几年,考古,特别是墓葬考古,动辄成为公共事件。这种现象的形成,一方面与公众对历史的关注度上升有关,另一方面也跟以“盗墓”为噱头的流行文化有着紧密联系。

  种种盗墓题材的小说、影视剧是文创产业的一大热门,今年暑期还出现了两部盗墓网剧PK的局面。盗墓小说和影视剧虚构的神秘墓葬文化、美轮美奂的墓葬建筑,让读者和观众沉醉其间。就流行文化传播而言,这些作品的价值见仁见智,交给市场选择即可,然而,如果有人把盗墓文艺作品的内容等同于实际考古工作,无疑是陷得太深了。

  考古不是盗墓,更不是虚构作品里描述的盗墓。那种大把大把“摸金”的场面,别说考古工作者不会那么做,就算真实的盗墓贼也会忌惮三分。对考古工作来说,现场挖出了多少金银财宝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通过考古还原人类历史,阐明社会发展历程。相比考古发掘出珍宝、实现旅游开发的附加值,真正的考古工作者更在乎如何保全历史遗迹。限于技术条件,“有所不为”就是一种作为。深埋地下的遗迹已达到稳定状态,人力无法保护,只能留给自然保护。

  因此,在考古工作中哪怕多挖一尺一寸土,都要经过审慎研究,遵照严格的程序。国家文物局之所以严格管理考古工作,就是本着最大限度保护文物,对后世负责的态度。汤显祖家族墓园遗址考古的舆情反转,也给关注考古工作的公众一个善意的提醒:用科学态度理解考古,克制自己的热情和好奇心,多听听专业人士的真知灼见。此外,地方政府绝不能只顾眼前利益,纵容冒进和不规范的发掘工作。

 
标签: 考古

本文标题: 汤显祖墓考古违规:多挖一寸也是历史损失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2279.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