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清福陵 清朝第一座被命名的皇陵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0-05-22 14:16:06  来源:古建家园  作者:半夏
核心提示:清福陵,又称“沈阳东陵”(注意:不是“清东陵”,清东陵在河北遵化呢),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它与辽宁新宾的“永陵”、沈阳北陵“清昭陵”,合成清王朝的“关外三陵”。永陵是努尔哈赤的祖先的合葬墓,沈阳北陵是他儿子、皇太极的夫妻合葬墓。

  清福陵,又称“沈阳东陵”(注意:不是“清东陵”,清东陵在河北遵化呢),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它与辽宁新宾的“永陵”、沈阳北陵“清昭陵”,合成清王朝的“关外三陵”。永陵是努尔哈赤的祖先的合葬墓,沈阳北陵是他儿子、皇太极的夫妻合葬墓。


清福陵


  福陵的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形制为外城内郭,由前院、方城和宝城三部分构成,自南而北渐次升高。这既不同于明朝的陵墓,也不同于清朝入关后建造的陵寝,其他陵寝都是自平地上兴建的。


  陵园的四周环绕着红色缭墙,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900米,东西宽340米。南面墙正中开三楹歇山式的正门,称正红门,两边墙壁上镶嵌有五彩琉璃蟠龙。门外两侧有下马碑、牌坊、石狮和华表等,原为木制,乾隆时改为石制。


  走入福陵大红门,长长的甬道,两遍是挺拔的古松,像一对对的守灵卫士。神道旁排列着狮、马、驼、虎等四对石象生,及华表等彰显皇家威仪的装饰。



  自神道终点起,地势逐渐升高,先后为一百零八磴台阶、石桥和碑楼。一百零八蹬是福陵的代表,其实看上去并不长,但走起来还真的会感觉有点累。登上一百零八蹬,就是大碑楼。这座碑亭建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内立康熙帝亲自撰文、并用满文和汉文两种文字书写的《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


  关于碑亭还有一个故事。相传清太宗在初建福陵时,沿袭中原建造皇陵的规矩,为努尔哈赤在陵区内建立了“神功圣德碑”。由于对汉文化的了解不足,他们把驮石碑的“龙王”之子雕刻成乌龟。当康熙皇帝东巡祭祖时发现这一错误,立即命其更换,结果,“神龟”被遗弃在西红门之外。于是,每到阴天下雨之时,“神龟”的眼睛里就会流出伤感的泪水。现在有解释说,这是石材因密度不同,在阴雨天造成的自然的水迹现象,但是经过了百年已成自然的定影,无论阴晴已不再消失了。


清福陵碑楼


  碑楼左右有茶果房、涤器房、省牲亭、斋房等辅助建筑。方城位于碑楼后,是一座城堡式建筑,为陵园的主体。城墙高约5米,周长约370米,南面有隆恩门,北面有明楼,四周都设有角楼。隆恩门是一座三层歇山顶式的门楼,与后面的“明楼”很容易搞混的。


  方城内建筑主要是隆恩殿和东西配殿,都用黄琉璃瓦铺顶,廊柱俱是朱红色,廊枋间有“和玺”式彩绘壁画,是陵寝祭祀之所。东西配殿,均为五间,是“周围廊、歇山式”建筑。方城台阶处的石狮子,守望着隆恩殿。


清福陵隆恩殿


  石柱门位于隆恩殿与大明楼之间,是嘉庆年间增设的。中国孔庙建筑中轴线上的第一座门是棂星门,传说棂星是天上的文星,又称文曲星,把孔子比作文曲星,因此得名。也有说棂星门指的就是天门。所以宫室,祭祀建筑(如北京天坛,社稷坛)坛庙和陵寝建筑都设有棂星门。


  哑巴院,在皇帝陵方城和宝顶之间。院的北边是月牙城,实际上是一道墙。在月牙城的正中贴砌一座影壁,影壁为黄琉璃瓦顶。地宫的入口就在影壁之下。传说为了保住地宫入口的秘密,凡是月牙城的工程,所用工匠都必须是哑巴,白天休息,夜间施工,上下班的路上得蒙着眼睛,完工后更得遣送到人烟稀少的边远地区居住……因为这个院子是哑巴修的,所以叫“哑巴院”。


清福陵月牙城


  方城之后为周长约190米的月牙形的宝城,又称月牙城。城正中是高2米的宝顶(又叫“独龙阜”),其下即为安葬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以及三个殉葬嫔妃(具体是谁,也尚无定论)的灵柩地宫。历代帝王崇尚“事死如事生”的礼制,因此清福陵的建筑布局仿造宫殿建造,采用了“前朝后寝”的形式,隆恩殿是皇陵中朝会的“殿堂”,地宫是象征性的“寝宫”。


  大明楼建于康熙四年(1665年),屋顶满铺黄琉璃瓦,垂脊上饰走兽八个,建筑面积为298平方米,全高16.85米。大明楼于1962年,因雷电起火被焚毁,现今的大明楼在原来的基址上修复。大明楼内,中间立有汉白玉石碑,碑头为龙首,碑身正面用满蒙汉三种文字镌刻陵主皇帝庙号、谥号。满文居中,蒙文居左,汉文居右,汉字为““太祖高皇帝之陵”。

 
标签: 清福陵

本文标题: 沈阳清福陵 清朝第一座被命名的皇陵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9050.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