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星墩:一年只出现一次的水中古建筑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0-05-15 13:44:22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落星墩又名落星石,它位于庐山市紫阳堤南二里湖中心,是庐山市地标性建筑和象征性文物古迹。人们常说的落星墩其实就是一座小石岛,这座小岛的高度约为数丈,纵横周回大约一百余步,总面积也不过1800平方米,与湖口县大孤山(又名鞋山)遥相呼应。

  落星墩又名落星石,它位于庐山市紫阳堤南二里湖中心,是庐山市地标性建筑和象征性文物古迹。人们常说的落星墩其实就是一座小石岛,这座小岛的高度约为数丈,纵横周回大约一百余步,总面积也不过1800平方米,与湖口县大孤山(又名鞋山)遥相呼应。


落星墩


  落星墩形如星斗浮在水面的,因此古时的人们认为它是坠星所化。《水经注》中记载:“落星石,周回百余步,高五丈,上生竹木,传曰有星坠此以名焉”,星子县(现为庐山市)便因此而得名。


  在五代十国时期,人们变发现这一奇景,落星墩被封为了宝石山,并赐“福星龙安院”于石墩上,又名 “落星寺”。宋初曾在其上建亭院,往后历代都加以维修;明代又加建亭台楼阁,如浮玉楼、玉京轩、岗漪轩、清晖阁等等独具风格的建筑。可惜,后来毁于咸丰年间的兵燹。


落星墩


  多少年前,一颗流星划过夜空,坠落这片湖中,砰然巨响,点亮了这方水土,赋予此地以灵气。从此,落星墩像是一方印鉴,成为庐山南麓永远的标志。或许因了它流星的命运,天涯孤旅,遥途倦客,它又很容易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宋代诗人蒋之奇就用“今日湖中石,当年天上星”来形容他。李白也曾站在星子城南,面向鄱阳湖,发出惊叹:“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湾。”王阮的“岛石是处有,星辰曾實无。庄严成净土,怪诞岀浮屠”这里面的净土、浮屠就是指落星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登临落星寺,二期中黄庭坚游览落星寺,应寺僧请求,赋《题落星寺岚漪轩》诗二首。王安石、黄庭坚、朱熹游此皆有题咏,而王安石的“万里长江一酒杯”更是千古有名。


  它一年只出现一次,在长江汛期是它的四周会被波涛滚滚的江水覆盖,它变成了一个坐落在水面上的“孤岛”。人们对他是看得见却摸不着。古时的亭台,尖尖的小塔楼,他好似沙漠里的海市蜃楼,似梦似幻,犹如仙境一般,于世却独立。犹如王守仁《游落星寺》中所写那样:“女娲炼石补天漏…….衡堕落此湖中。”相传,这颗明珠是压在一个巨大的河龟上,随着湖水的起伏而不断变化,江水连侵袭却也无法将它全部覆盖,就算是1998年的特大洪水灾害也无法将他淹没。


落星墩


  但是倘若你等到了汛期结束之后才来这里的话,你会发现,原本的连绵的湖面早已消失不见,留下的是一片一片草原,人们不用再束手束脚,可以尽情走进去观赏。绿色连绵不绝的草地,牛羊成群结伴,真的“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幅生机勃勃的景象于矗立中心的历史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既有历史悠久的传承,更是生命的活力。而且经过岁月的洗礼,这这些建筑长出了不少的竹木,因此现在的落星墩变得优雅秀丽


  不过,其实落星墩最令人向往的并非是它的美景,而在于它的神秘。只有在长江汛期结束之后,人们才有机会一睹它的风采。不少慕名前来的中外游客都无功而返,他是神秘的水下世界。一般而言,长期浸泡在水中的建筑都无法留存。但是谁也想不到的是,由于当时的建造之人技艺与智慧,塔可以留存至今,令全世界瞩目。

 
标签: 落星墩

本文标题: 落星墩:一年只出现一次的水中古建筑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9030.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