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土楼在哪里,有什么特点?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0-03-27 14:47:17  来源:古建家园  作者:半夏
核心提示:永定土楼,又称筒子楼,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的山区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永定土楼是东方客家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享有“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美称,2008年7月,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永定土楼在哪里?


  永定土楼,又称筒子楼,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的山区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永定最古老的土楼是馥馨楼,位于湖雷镇下寨村,是福建现存最早的土楼,建于公元769年,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永定土楼是东方客家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享有“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美称,2008年7月,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8月,获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2016年1月,入选“全国文明旅游先进单位”。


永定土楼在哪里


  永定土楼的特点:


  永定土楼千姿百态,种类繁多,分方楼圆楼两大体系,其中有殿堂式楼、五凤楼、长方形楼、正方形楼、三合式楼、五角楼、六角楼、八角楼、纱帽楼、走马楼、日字形楼、曲尺形楼、吊脚楼、半月形楼、圆形楼、前圆后方楼、前方后圆楼、椭圆形楼等20多种建筑形式,永定被称为一座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土楼博物馆。在众多的土楼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五凤楼、大的方楼和圆楼。


  五凤楼是一种“三堂两横式”的组合楼房,在永定比较突出的有裕隆楼、福裕楼等10多座。它们的构造特点是在中轴线上,前、中、后堂与轴线两翼横楼连成一体,前低后高。楼顶歇山从后到前,呈五个层次,层层迭落。屋角飞檐,形如鸟翅,所以称五凤楼。整楼构造体现了强烈的主次等级观念,比一般的方楼更显得气势轩昂、典雅高贵。


  在各类土楼中,最令世界各地游客惊叹的就是当地人称为圆寨的圆形土楼。这种圆楼大部分分布在金峰溪流域的乡镇。圆楼外高内低,楼内有楼,环环相套,最具特色,其通风采光、抗台风地震、防卫功能比方楼好,赢得了许多中外专家学者、文人墨客精彩纷呈的赞颂和比喻:犹如古罗马的城堡,直指云天;犹如黑色飞碟,从天而降;犹如朦胧古月,悬于东方;犹如一座古井,永不干涸;犹如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博大精深。


永定土楼


  永定土楼的功能作用


  福建土楼多具完善的防御功能。其外墙厚一至二米,一二层不开窗,仅有的坚固大门一关,土楼便成坚不可摧的堡垒。为防火攻,门上设有漏水漏沙装置,紧急时楼内居民还可从地下暗道逃出。如今,土楼早已不再是堡垒,但那些完备而精致的防御设施,仍让人们拍案惊奇。


  永定土楼从古代至解放前,是客家人自卫防御的坚固楼堡,土楼用土石夯筑,不用钢筋水泥,但牢固如石。土楼的大门是用十厘米厚的杂木制成,外钉铁板,有的楼门上还装有防火水槽。圆形土楼一、二层不开窗户,有双层的外层开窗,除用于通风纳光外,也便于狙击入侵之敌。土楼最高层处设有瞭望台,以便了解敌情。土楼除防范外.还有防火、防震、防兽和通风采光等作用。而且冬暖夏凉,是一种特独的建筑。是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永定土楼的代表


  土楼王子——振成楼


  振成楼建于1912年,距今已有108年的历史,保存相当完整,以富丽堂皇、内部空间设计精致多变,素有土楼王子的美称。此楼采用了西方建筑美学所强调的多样统一原则,堪称中西合璧的生土民居建筑的杰作。


  府第式方楼——福裕楼


永定土楼·福裕楼


  府第式土楼福裕楼为经典五凤楼的杰出代表,为洪坑方形土楼之首,临水背山,高达七层,气势逼人。公元1880年开始兴建,由清砖砌成,耗资十多万大洋,经历三年时间才建成,距今有100多年历史。


  布达拉宫殿式——奎聚楼


永定土楼·奎聚楼


  奎聚楼始建于1834年,占地6000平方公尺,为当地最具特色的土楼之一,从远处望去,颇有西藏布达拉宫的影子,因此奎聚楼又有“小布达拉宫”的称号。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永定土楼在哪里以及永定土楼的功能作用等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了解永定土楼有所帮助,有时间的朋友也可以去参观永定土楼的经典建筑。

 

本文标题: 永定土楼在哪里,有什么特点?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8864.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